近期,国税局、海关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新规,严查“买单出口”等违规行为,多地企业因涉案被重罚超千万元,甚至面临刑事责任!这一波监管风暴背后,买单出口究竟暗藏哪些风险?本外贸企业又该如何合规转型?文结合最新政策与真实案例,为你划清红线,指明出路!
一、什么是买单出口?
买单出口,指无进出口资质的企业或个人,通过购买他人报关单据(如报关单、外汇核销单等),以第三方名义,完成出口申报的行为。常见于中小型企业或初创公司,其核心目的,是规避资质限制、简化流程,或骗取退税。是一种不合规、有风险的出口方式。
那为什么货代会让我们买单出口?
① 企业没有进出口权。② “无需提供报关单证”可以作为卖点吸引客户。③拼箱出口时,若部分货物需正式报关(如退税需求),货代可能为其他无资质客户匹配买单出口,以避免整体流程延误。④ 买单出口,省去了企业申请进出口权、聘用关务人员的成本,货代可能以此作为低价竞争策略。
二、买单四大风险,防不胜防
(1)法律风险——行政处罚+经济损失
骗取出口退税:部分不良货代,可能会诱导货主:买单出口能简化流程、节省成本。让货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提供货物及相关信息。实际上货代却利用这些货物信息,进行 “买单配票” ,骗取出口退税。如将货物信息伪装成其虚构的出口业务,并配上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,去申报退税。
虽然你不知情,但在司法实践中,你还是会被认定为,存在失察的过错,可能会面临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,如被要求补缴税款、缴纳滞纳金及罚款等。
(2)税务风险——补税+罚款,一夜返贫
货代关联公司涉及虚开发票,企业可能被认定为逃税共犯,需补缴税款+1-5倍罚款,且无法享受退税。2024年,青岛某钢材出口商,就因买单出口,被追缴税款近千万元,企业濒临破产。
(3)货物风险——扣货退运,血本无归
使用B类及以下企业资质报关,查验率高达15%。若申报信息与实际不符(如货值、品类),货物将被扣押或退运,损失运费+货款。
(4)外汇风险——资金链断裂,账户冻结
通过地下钱庄、第三方账户收汇可能触发银行风控,甚至被认定为洗钱。2024年外汇管理局查处多起买单结汇案,涉案企业被限制外汇业务3年。
三、政策风向:五部门重拳出击
就在今年的3月,五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应征国内环节税货物出口优化服务 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》(2025年第8号),明确:
① 登记前置:出口企业需完成税务登记信息确认,否则无法报关。② 数据联网:税务、海关、市场监管部门实时共享数据,虚假报关无所遁形。③ 联合惩戒:涉案企业直接判为D级纳税信用,限制融资、禁止参与政府采购。
典型案例:
① 福建泉州某团伙通过“买单配票+地下钱庄”骗取退税4126万元,19人获刑2-12年,罚金5942万元。② 深圳某跨境电商虚构年出口额5亿元,因报关单造假被海关重罚,企业负责人入狱。
四、低成本转型,安全出海
(1)方案1:代理出口
借船出海,风险可控
操作方式:与正规外贸代理公司签订代理协议,明确权责、费用等细节。由代理方负责报关、收汇,支付约1.2%服务费。
优势:① 可享受退税,退税权利属于委托方(实际货主),而非代理公司。代理方仅协助办理退税申报手续,需提供完整的代理协议、增值税专用发票及《代理出口货物证明》。② 资金通过公户结算。
风险:风险集中于代理公司的专业能力。若代理资质不全或操作失误,可能影响退税进度,或引发合同纠纷。要注意核查代理方资质,如海关AEO认证、外汇名录登记。
(2)方案2:1039市场采购贸易
无票免税,小单福音
适用对象:须在特定市场内注册1039个体户(无需实际到当地经营),且单票货值≤15万美元。
优势:增值税免征不退,按个人所得税税率交税。允许无票出口,通关简化,与传统出口贸易“谁出口、谁收汇”的结算方式不同,1039支持多主体收汇。能够实现阳光化收结外汇。
实操:实操当中,1039常常与香港公司搭配使用,享受无票采购、快速通关优势的情况下,合规出口,同时避开外汇管制。
(3)方案3:自营出口
长远之策,政策红利
操作路径:申请进出口权(周期约1个月),建立合规财务体系。资质申请可以参考往期文章【外贸企业首单退税流程+资料】。
优势:① 可享受跨境电商专属政策(如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率低至4%)。② 获得AEO认证后,查验率降至2%,物流成本降低15%。
五、转型路线图,三步告别风险
① 自查历史订单:梳理近半年的交易,优先将无票商品转为1039出口模式,有票商品通过给公司申请进出口权,走0110享受出口退税。补全合同、物流单、银行流水等“四流一致”凭证,防范追溯风险。
② 选择合规服务商:优先合作具备AEO认证的货代,要求提供报关单副本及退税跟踪记录。警惕“双清包税”低价陷阱,避免货代跑路风险。
③ 政策工具赋能:通过0110或1039合规出口,利用香港离岸账户合规收汇,降低各方风险。
香港公司架构搭建、内地公司出口退税,请咨询:
郑恋恋Linda — 137 1437 6063